- 首页
- <<
- 信息详情
信息详情Information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发展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并提供游客围绕农产品采摘、加工等广泛参与和体验的新型旅游。它的特点与传统农业不同;一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二是以旅游经营为重点,三是具有高效益、低风险,四是地域限制小,形式多样。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旅游主题是“华夏城乡游”这种与大自然亲近的农业旅游则是一个重要内容。而作为旅游与农业大县的永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深化与拓宽永嘉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更大地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而且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使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也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类型。其实质是利用农村的农业资源和人文资源,以整个农村景观、农事活动和农业生态系统来吸引游客,使农业由提供农产品的第一产业转向提供旅游,加工,服务的第三产业,既可发挥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教育及乡村游乐的功效,又可达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的目的,带动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二是内容广博;包括农业观光、农事活动、农产品加工等;三是具有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和可塑性;四是较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五是明显的季节性;六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楠溪江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楠溪江景区的概况
楠溪江景区总面积625平方千米,主要有大楠溪、大若岩、石硊岩、四海山等八大景区组成。楠溪江主流长139.8公里,有36湾72滩,楠溪江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这里。楠溪江柔曲摆荡,缓急有度,江水清澈见底,纯静柔和,水底卵石光洁平滑,色彩斑斓。泛舟漂游江上,近观郁郁滩林,远眺绵绵群山,俯视澄碧江水,令人心旷神怡。
据统计2008年的第一季度楠溪江共接待游客次数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其中“农家乐”还算是比较受欢迎,9个特色村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营业总收入304万。
(二)楠溪江景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1、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是楠溪江景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
楠溪江景区具有的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因此造就了许多的旅游景观,主要有江河景观、田园风光、森林美景和楠溪特产等农业资源所构成。这些农业生态资源规模大,分布合理,可开发性强,加以地方独具特色的农业,特色农产品丰富。楠溪江景区主要拥有的农业生态资源有:四海山的森林,碧莲的楠溪特产,大若岩的田园、竹林等。四海山经营面积2554公顷,林木蓄积量达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6%,平均海拔750m,年均气温14.4℃,里面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色迷人,号称为“温州绿肺”。碧莲镇的稻田鱼在2005年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产地,2007年获得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称号。这些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是楠溪江景区发展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以及生态观光旅游的基础。
2、相关资源的优势是楠溪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关键和保障
(1)经济的优势。改革开发以来,永嘉县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有着大幅度的提高,曾经在2005年的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中,永嘉县排在了第97位。据初步核算,2006年永嘉县生产总值为132.18亿元;2006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9264万元。经济的不断增长是永嘉县发展旅游业重要条件之一,也为楠溪江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地域优势。楠溪江风景区位于永嘉县的中部,总面积625平方公里;东临雁荡山风景区,南距温州市区23公里,西连缙云仙都景区,北接仙居神仙居。楠溪江景区三面都与风景区相接,一面接的是温州市区。这些地域的优势是楠溪江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关键。
(3)政策优势。楠溪江景区目前正处于永嘉县旅游大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业业的发展,对旅游给予了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随着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人们对旅游璄的认识越来越深,当地人们对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意识也不断的加强,这就为楠溪江景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政策。因此,政治的优势是楠溪江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保障。
(三)楠溪江景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大若岩镇农业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楠溪江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都非常丰富,楠溪江景区里的农村景色迷人,一派农业生态文化,一片秀丽田园风光;目前的问题是这些农业资源依然还是农业资源。这里的农业发展的还挺好;镇里还发展蔬菜基地2200亩,田鱼养殖基地3000亩,水果基地1000亩,使得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0000元。这里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会种油菜,种油菜的目的就是为了榨油;他们没想过把春季的油菜花和旅游业结合起来。还有,大若岩有耕地面积进万亩,而且这些耕地大部分都是梯田,梯田的风光也是别具特色的。但目前大若岩的情况是农业就是农业并没有与旅游业进行相关联系,目前这些资源的功能也比较单一,有待丰富。
2、四海山森林资源的开发不够
楠溪江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四海山的森林覆盖率就更加高了,已达到了96%。四海山森林里面的景观丰富,物产丰富,光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就有1014种,其中还有鹅掌楸、金钱松、福建柏、沉水樟、凹叶厚朴等国家二、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整个森林公园犹如一个天然植物园。这里还有这里还有金钱豹、云豹、黑麂、猕猴、穿山甲、獐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这么好的资源目前开发的比较好的就是四海山的度假旅游了,里面的基础设施也挺好,每年来这边度假的游客达3.5万。目前四海山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还是很不够的,旅游项目也比较单一,还有很多的生态资源还处于闲置当中,还需有待开发。
3、碧莲镇的农产品销售问题
碧莲镇的农产品应有尽有,主要的有稻田鱼、楠溪香鱼、楠溪素面、东皋的柿子、上吴的枇杷、早香柚和板栗等。碧莲镇总面积有44.8平方千米,山地面积有4.3万亩,耕地面积有6000亩。这4.3万亩的山地它的主要经济特产是“全国柚类金奖产品——早香柚”,“闻名遐迩的——邵园板栗”。全镇稻田鱼的养殖面积共达4000亩左右,其中有3000亩都是省级无公害稻田养鱼示范基地,稻田鱼的每亩产量有30公斤左右,碧莲镇的每年稻田鱼产量达到120吨左右。这里的稻田鱼的产量战全永嘉县10%左右。但碧莲镇的这些物产销售情况就不是很理想了,据了解,2007年碧莲镇的稻田鱼销售量只有产量的35%左右,因此在这方面还得出点对策,使它的销售情况有所改善。
三、楠溪江景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探讨
结合以上对楠溪江优势劣势的现状的分析,以下是我对楠溪江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出的几点对策。
(一)大若岩镇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
大若岩镇位于永嘉县中部,距离县城镇36公里,总面积92平方公里,有80%都有都是山地,在山地上有很多的果园、梯田、竹园。农业资源也非常的丰富,楠溪江又穿镇而过。所以我提出在大若岩这个镇上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比较适宜。
1、开发田园和种植业的旅游
大若岩镇的田园风光迷人,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品种繁多;比如春天这里的油菜花也是一大美景啊。在这里我们可以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园地,或利用现代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种植业和栽培技术及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也可以考虑开发一些能够为游客提供观赏和自己参与生产过程的成所。还可以结合这一带的梯田风光,这样即可以让游客观赏到梯田山林风光,又可以让他们亲自参与进来,何乐而不为呢?可以开发的农业生态旅游是:“春天的田园风光游”秋天在香柚、板栗园里开展“早香柚、板栗的观赏采摘游”;高山蔬菜示范园里开展“高山蔬菜观赏种植游”,梯田水稻种植区里可以开展“梯田风光欣赏及水稻种植体验游”等等。
2、发展观光渔业
大若岩镇的的耕地面积也有10000来亩,而且这些耕地大部分都分布在山上,我们都叫它梯田,楠溪江贯穿全境。这些梯田里面到了春季,稻田里面都会养这很多的鱼,这些鱼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观赏鱼。所以,利用这两个特点可以开发“稻田鱼养殖旅游”之类的旅游项目。另外,还可以利用大若岩这边的水库、溪流、池塘等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发展“水边垂钓”,“溪中捕鱼”、“观看渔业养殖”等旅游项目。这样可以使游客享受水中垂钓、品尝水鲜、参与捕捞及学习渔业养殖技术。
3、开发观光竹林
大若岩竹林众多,竹林里面的空气清晰,含氧量又高,号称天然“氧吧”;是发展观光竹林业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开发个“竹林休闲观光游”之类的旅游项目。这个旅游项目适宜大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根据游客的不同年龄可以开展不同的旅游项目。对年纪轻人可以进行“竹林的观光,学习”之类的旅旅游项目,因为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我想肯定会有很多城市里的小孩子都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片竹林,这对他们来说肯定是很新鲜的。所以,我认为这对年轻人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对老年人来说主要开展“观光、健身、度假”等旅游项目;目前很多城市里的老年人都是比较“有钱、有闲”的,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是比较重视的。所以,对他们开展健身、度假之类的旅游活动还是可行的。
(二)四海山森林公园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
楠溪江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四海山森林里面景观,物产丰富,目前开发了的森林还有些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就四海山森林公园的发展本文提了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森林科学教育、考察游。
这些森林里面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发展该项旅游的物质基础;目前中小学的学生对森林里的动植物认识不多,但他们的求知欲强,他们希望课本里学到的东西能够一睹为快;还有一些动植物学者也会对这儿感兴趣。因此,开发此项旅游项目的客源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2、森林物产体验、丰收游。
楠溪江四海山的森林里面特产丰富;里面有茶叶、杨梅、柿子、香柚、板栗、等。根据这些丰富的物产,再结合一年四季的变化,在这儿进行森林物产的丰收游的活动项目还是很丰富的;春季可以安排“赏花、采茶游”,夏季可以安排“杨梅、桃子、等果品的采摘游”,秋季可以进行“柿子、香柚、板栗的丰收游”,冬季可以“进行赏梅、观雪游”。
3、森林休闲、观光游。
四海山森林资源丰富,据调查,在温州目前有30%左右的市民是很向往森林的,他们也很赞同关于森林观光、休闲的这些旅游线路。所以森林休闲、观光游的开展也符合很多人的心里需求的。既然有了市场需求,再根据这个需求设计条合理而可能旅游线路,再与相关旅游企业合作把这个旅游产品给销售出去。
(三)碧莲镇的特色农业及购物游的开发
碧莲镇的农业产品很多,但必须在塑造带有鲜明地方特色方面下功夫。因此,在楠溪江景区的购物开发时千万不要盲目的模仿,而要充分挖掘、比较、整理,找到真正属于本地特色农业的东西,再精心设计一下,这样才能开发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只有先找到真正属于楠溪江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再加大宣传力度,先提高它的知名度,再打造它的品牌,最后利用这些品牌去吸引客源。
真正属于楠溪江的特产有:稻田鱼、楠溪香鱼、楠溪素面、碧莲的早香柚等。这些特产它主要集中在楠溪江景区的碧莲镇。楠溪江的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楠溪民间传说,三国吴时楠溪先祖就已利用稻田养鱼,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永嘉碧莲镇还是我国稻田养鱼的发源地之一。田鱼从体色上可分为红田鱼、乌田鱼、白田鱼和花田鱼等。永嘉田鱼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肉质细嫩鲜美和营养丰富等优点,楠溪江的田鱼即好吃又可以观赏鱼。香鱼,是楠溪江一种奇特、名贵的淡水鱼,体长15到20厘米,一条重约二、三两至半斤左右。楠溪江盛产香鱼,闻名已久。又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
楠溪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就是以上这两种鱼了;其他特产也还有挺多,要把这些特产的品牌给打出去;首先要绝对保证这些农产品的质量,一定要做到人消费者感觉到物有所值;再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它的宣传力度,提高它的知名度;然后就是要在包装上做文章了,像目前有好多农业特产都没有包装的,这样不好,作为地方特色的东西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包装,这样让人既方便携带又对人有宣传的作用;最后就结合旅游业,与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合作把这些特产通过旅游购物的方式给销售出去。碧莲镇一定要在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的“购”字中做文章,尽量使碧莲镇成为楠溪江旅游的土特产天堂。
四、楠溪江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景展望
永嘉楠溪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还有在前不久的人大会议上提到要大力发展楠溪江的旅游业,其中发展旅游业主要以发展休闲旅游和农业旅游为主;还有,随着诸永高速、绕城高速的建成投运,楠溪江也将会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楠溪江景区已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又赶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如果能利用这些的地方资源优势,把握住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再把这些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加强保护原有的资源上开发个生态农业旅游;楠溪江已经具备了这么好的发展条件了,再在宣传上做一下文章,全方位对楠溪江进行整体设计、包装,尽量把楠溪江的品牌打出去。这样完全可以发展好整个永嘉县的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很多城市里的居民对农村一些司空见怪的事都感到很稀奇,他们对农村里的生活和事务都很向往,他们很想体验一下农村里的一切。所以,农业生态旅游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楠溪江有了这么好的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态旅游又是目前很多旅游者向往的一种旅游方式,再依据以上提到的这些发展策略,然后对楠溪江的农业生态旅游进行开发;首先开发这里的特色农业,其次开发农村文化,然后做好楠溪江风景区的旅游也,最后依托这个旅游业把这些农业、农村文化都结合进来。那么,我想楠溪江的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将会前途无量的、大展宏图的。
五、结语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丰富当地人的文化交流。随着浙江旅游业纵深发展,楠溪江应积极地开发自然旅游产品,充分认识楠溪江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发展楠溪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别是城市居民对“生态热”“农业、农村热”“休闲热”的渴望,更使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必然。因此,楠溪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是一个长远、可行、有效的投资。
0.00
0.00
0.00